
晶元光电
回顾2007年上半,台湾发光二极管(LED)业界的头等大事,非晶元光电、元砷光电、连勇科技之3合1莫属(注:晶元光电为存续公司,以下简称为「晶电」);而在3家公司合为一体的同时,相关信息人士的处境,着实可以「急如星火」、「多事之秋」形容之,因为他们必须于短时间内,构筑企业资源规划(ERP)系统、人力资源管理(HRM)系统、企业流程管理(BPM)平台等e化堡垒,压力之大,可见一斑。
然在历经连番撞墙与磨合期,幸不辱命架设好多套系统后,晶电信息人员如愿形塑出「正规化」的甜美成果,迄今各项营运作业流程的运转,都得以顺畅运行,这些历程确实弥足珍贵,值得一探究竟。
综观2007年初晶电、元砷与连勇的3合1壮举,或许不少外人以为,既然最终以晶电为存续公司,故论及「谁吃下谁」之态势,答案理应显而易见,但曾参与这段整并历程的相关信息人员,却深谙个中实情并非如此,反倒比较像「3者共同成立1家全新企业」,尤其在新公司的e化蓝图部分,几乎可谓重新建立,且必须在极其有限的时程内部署妥当,因此,当时信息人员所承受的压力着实无比巨大。
在ERP及HRM部分,以往同属联电集团的元砷与连勇,原本皆采用鼎新TIPTOP系统,但当时元砷已率先发难,开始导入SAP ERP,以取代旧系统,惟待至3合1成为定局后,即便仍持续执行既定规划,但上线时程已随之顺延,一切静待新公司主管当局做出最终裁示。因为晶电原先在请假及加班等方面,系使用In-house系统统筹管理,至于ERP,则采用慧盟iERP系统,凡此种种,皆与另2家公司大异其趣;另有关BPM部分,原本晶电与元砷皆规划采用、却犹未正式启用的华苓Agentflow平台,今后则确定将扮演要角。
经由3家公司取得共识,确定此后ERP、HRM都将植基于SAP系统平台,因此,不论是人事考勤、请采购、请款、料号申请、测试流程……等后端营运数据,全都得串联到SAP ERP;与此同时,新公司高层亦将时间表底定,在2007年3月1日3合1正式起跑后的第2个月,也就是5月1日,攸关请假与加班的HR模块必须率先上线,而待至7~8月期间,与采购单位息息相关的MM模块,以及涉及会计事务的FI模块,亦将接续登场,而在此之中,所有作业流程的运行,也务必透过电子签核模式为之。
当时3方信息人员眼下的要务,除了得尽快熟悉另2边团队的程序撰写风格及规范外,最艰巨的挑战便在于,必须赶紧研究SAP与Agentflow的整合之道。
几经撞墙又峰回路转 有幸见到曙光乍现
晶电信息中心信息架构及技术处经理梁美华指出,几经审慎评估,该公司考虑到,论及诸多作业流程的行进模式,其实都不乏Time Relay意味,在此前提下,以JCO标准通讯组件为基础、亦即凭Pure Java程序与系统进行沟通,会是较佳的模式,因此,便舍弃一般常见的中介Table整合之道,而藉由JCO组件作为SAP ERP与Agentflow之间的沟通桥梁。
然放眼晶电信息团队,当时熟悉JCO的人可谓少之又少,故为突破技术层面上的撞墙期,还特别从外部找来有经验的厂商充当讲师,希冀透过多次展示,佐以对个中细节详加阐述,以协助信息人员及早进入状况。而当一切看似平顺之际,适逢2007年4月初(距离系统上线日已不到1个月),却又掀起一阵波澜,梁美华甚至以「急得想跳楼」来形容当时团队成员的心境。
究竟碰上何等麻烦事?主要是在运用Javascript、JSP之下,意外发现某些重要功能竟然无故失效,此后深入探索原因,才知道是缺乏1个关键的dll组件,但晶电信息人员心知肚明,少了这个组件,便无法顺利促成SAP与Agentflow之有效整合,眼见上线时程逼近,自然甚为焦急,所幸负责协助导入SAP ERP的资服厂商IBM,动员全球力量协寻该项组件,总算达成目标,帮助晶电填补这道关键缺口;梁美华表示,当得知寻获dll组件时,大家都有「天空露出阳光」的欣慰之感,心中更加笃定而踏实。
事实上,单就3边IT团队之间的磨合而论,并无太大问题,反倒是IT人员与最终使用者间的沟通,才是更加痛苦之事,主要因为时值合并初期,当各方都还习惯说「你们家」或「我们家」,且彼此作业流程亟待重建、再造,某种程度上,必须承担最终后果的IT人员,必须凭着强韧的抗压性,辅以自我调适的纾压方式,方可闯过层层障碍,力求项目进程之持续推动;所幸透过这番历练,晶电信息团队逐步为日后的「正规化」目标,打下扎实而深厚的底子。
梁美华进一步解释,倘若老是以纸本或ppt档案的来回往返,作为彼此沟通的途径, 时程必定会沦于冗长,且往往到了最后,使用者才惊觉IT人并未全盘理解其真实的需求,故为了让使用者及早有所感觉,IT人员会依照用户所提的规格档案,以Pure HTML格式先行制作UI Prototype,然后提供给使用者进行再次确认,一旦确认无误后,再继续往下进行,如此一来,不仅IT人员比较站得住脚,亦可避免白做一大串虚工。
淬炼多时养成基本功 应用层次堪称纯熟精致
时至今日,晶电信息部门以既定的规格档案、Programming Guideline、共享组件为基准,接着以台湾3人、大陆1人等共计4名成员的阵仗,作为孕育各项BPM流程应用的推手,尽管人数不多,但从系统分析、程序开发乃至最终上线,平均每月都至少产出1支流程,效率可谓甚高;直至近期,包括甫出炉施工许可、携出厂证明单╱海关放行单等杰作,都成为内部同仁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除了展现不俗的开发效率外,其所展现的开发质量、应用巧思,亦有颇多独到之处。以请采购流程为例,至今在许多企业里,请购就是请购,采购亦仅止于采购,仍是一支支独立Workflow,还未能串联成为完整BPM构面;反观晶电,设计理念却非如此,当请购申请人于Web送出需求,一经该单位内部签结,便会以API写入SAP ERP,然后循JCO方式产出PR单、并自动转出PO单,紧接着,这份PO将被抛转到中介Table,再以采购部门为出发点,启动下一流程循环,一旦签结完毕后,再写回Table,此后由SAP ERP确认后,便正式Release PO单据,进行至此,采购人员待至厂商的出货单与发票到位,再根据PO单进行验收,此后系统会继续将之串接到固定资产单、异动处置单……等其他流程,诸多重要交易循环,全都在自然流畅的状态下逐一完成。
梁美华强调,论及前述整段运行过程,其间最特殊之处有二,首先,使用者完全无需费心产生任何单据,只要把该做的事做完,系统便会自动导引到后续的路径,每段步骤都安排得好好的;其次,晶电信息部门也充分善用SAP ERP的「回转」功能,从而透过系统每5分钟1轮的检视动作,只要察觉PO单数据有所异动,便随即将相关流程予以作废,接着回转到某个时间点,再重新出发、启动1道全新的签核流程,所以绝不致出现流程错乱、数据谬误的状况。
另外,许多已采用BPM的企业,每当面对生产线人员的加班流程,都依然头疼不已,因为生产线人员众多,根本不可能以代申请方式为之,因为无论是生产线主任或助理,面对自身公务都尚且应接不暇,岂能1次帮忙输入数十张加班单?为妥善解决这道难题,晶电信息部门特别援引「批次申请」精神,继而巧妙运用Agentflow的WFCI函式库,在系统接口上,设计出整批选取的字段,俾使生产线主任可凭单一批次单,为旗下所有部属提出加班申请,无须按一个个人头、启动繁复流程。
梁美华指出,初期肇因于作业模式的改变,公司希望给予同仁适应时间,故于请购申请部分提出2个选项,一是纯粹跑电子签核,另一则是电子签核加纸本传签的并行方式,早在2008年1月时,来自「电子签核」的申请案件数仅220,至于「电子加纸本」签核,则高达680件之多,不过到了同年10月,即达到黄金交叉,两者案件数皆约400,但时至2009年5月,「电子加纸本」签核件数已骤降至屈屈50,而电子传签案件却增至720,至此大势底定,故现今除了厂务方面少数特殊需求外,采购部门已不再接受任何夹杂纸本的请购。
至于采购(PO)单,目前有关料号申请部分,已全面以电子传签为之,仅剩机台采购部分,还沿用纸本申请模式,惟该公司高阶主管期望,待至不久的将来,所有型态的采购单,都将全面走向无纸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