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联电子

群联电子有感于传统纸本签核模式,不仅效率不彰,且难以有效管控,故群联遂决定援引企业流程管理(BPM)、文件管理系统等助力,以期扭转此一现象,希冀造就无纸化新局,且一并确立窗体标准格式、落实文件集中保管机制,继而促成营运效率之起飞。

200011月成军的群联电子,系以闪存储存装置控制芯片及外围系统产品之研发设计、制造及销售为主业;尽管是相当年轻的公司,但在短短时间内,却孕育出多项创新专利,并在推出全球第1个快闪随身碟控制芯片(自有品牌产品为PenDrive)之利基产品后,将企业知名度、营运绩效一举推向高峰,甚至一度跻身股王。

这家尚不足10岁的年轻企业,尽管犹如初生之犊,但闯荡江湖的实力却令人侧目,挟着多项创新专利,辅以One Stop Shopping解决方案等利基,使其成立迄今才不过8年余,即有多达5个年度之每股盈余(EPS)超过10元,种种傲人成就,也让其前任总经理潘健成(注:目前担任董事长),以1974年出生的少壮姿态,得以顺势攻克诸多「超龄」挑战,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股王总经理。

年轻且饶富冲劲的群联,尽管诸如企业资源规划(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)系统等e化地基,皆于2003年后(注:当年导入上线鼎新Workflow ERP)陆续建构完成,年代不甚久远,故相对其他公司而言,「历史包袱」其实不重,然基于营销管理、产品研发、逆向物流(Return Materiel AuthorizationRMA)处理,乃至各项日常事务等种种需求,仍繁衍出为数众多的作业流程,而以往这些流程皆透过纸本传签,难免滋生文件积压、甚或窗体不落不明等现象,执行效率亟待提升,且难以有效追踪管理,为改善这些现象,该公司遂决定导入BPM解决方案。

即便论及订餐流程 都可彰显BPM应用价值

群联行政管理处信息部经理李国华表示,之所以决定部署企业流程管理(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;BPM),主要动机便在于建构电子签核流程,期望借助Web-based无远弗届效应,以提升作业效率;否则就传统作业型态而论,尽管有代理人制度作为辅助,按理说,即便高阶主管出差多时,亦不致出现压件状态,但由于若干关键事项,仍适合由高阶主管定夺,故代理人通常谨守分际、不会擅作决定,遂使得压件现象无从有效纾缓,致令部分流程为之阻塞。

一经确认BPM采购规画后,信息部随即评估产品,至于个中考虑重点,除端视产品价格高低、成功案例多寡外,亦期望相关产品奠基于诸如Java等跨平台流通语言,俾使能摆脱作业平台的束缚,保有最大弹性,而产品是否内建入口网站(Portal),亦是另一大关键;几经考虑,决定选用华苓科技所提供的Agentflow企业流程管理平台,而日亦后延续此一流程引擎基础,再导入华苓Docpedia文件管理系统。与此同时,信息部也指派1位人员,专责设计与开发流程。

令人惊艳的是,虽然仅由极少人力专司流程设计,但开发效率却相当高,以迄今不到5年的时间,竟已孕育90支以上流程,且由于员工使用经验愉快、各部门需求不断浮现,致使该名开发人员的工作排程,已一路满载到年底;至于现今BPM应用范围,除了涵盖工程变更(EC)、ISO文件管理、RMA等主要项目外,在于行政方面的流程项目,更可谓琳琅满目,不管是请假、会议室预约,甚至是看似不起眼、但使用人数最多的订餐,种种流程,皆藉由Agentflow平台自动运行。

以订餐流程为例,回顾过往,系先由员工以纸本登记后,再由相关事务人员费心统计,整段流程可谓耗时费工,如今藉由BPM辅助,则有意订餐的员工(注:最多可订定1周餐点),每逢周一上午10:20前,便能自行透过系统加以订购,而此后也无须倚赖人工统计,相关作业人员就能轻松汇整所有订餐结果、对外发出采购需求,且可一并将结果转交财会部门,便于从薪资扣抵餐费,整个流程一气呵成,光是这部分,即可让同仁充分领略BPM应用价值。

然因周一上午涌入过多订餐者,经常濒临系统所默认120人之「同时上线使用者(Concurrent User)」上限,故为避免影响其他工作流程,信息部配合设计「满5分钟即自动注销」的功能,确保系统资源能有效用于刀口之上。

底定标准作业程序 并将触角伸向ERP串签

归纳BPM应用效益,李国华指出,除了实现无纸化目标外,亦藉此建立文件集中保管平台,裨益文件需求者无须四处搜寻,即可在极高效率下进行调阅,另也方便主管随时批审窗体,让签核流程的时间成本得以骤降;此外尚有一大好处,便是就此确立了窗体格式与作业方式的标准化。

有关标准化部分,李国华进一步解释,以样品申请流程为例,由于涉及众多品项,而各样品均有不同参数数据需求,故无法藉由纸本窗体呈现具体分类,在缺乏标准规范下,业务员在申请任何样品时,便无从精准掌握任一样品所须搭配填写的文件或数据,导致经常挂万漏一,从而因数据不全而遭退件,连带使窗体数度往返,耗费可观作业时间。

而在窗体电子化后,则意欲定义标准格式,就不再是困难之事;至于具体做法是,先针对众多样品予以适当分类,而同属一类的品项,都有相同的数据输入需求,相关需求清清楚楚、一目了然,裨益业务员知所遵循,且配合电子化防呆机制的辅助,亦有效因漏填而遭退回之发生机率;所以此后业务员只须在窗体上勾选样本组合,然后将数据填妥,便能顺利启动申请流程,不再因冗长的窗体旅行历程而备感困扰,一来一往之间,效率改善幅度可谓甚大,继而掌握时效、快速出击,挟着最丰沛的能量来争取商机。

综观现今群联BPM应用触角,其实尚未触及ERP串签环节,展望下一步,即是朝向这个方向前进,期望尔后一经ERP开立单据(譬如请采购)后,即能自动触发签核流程,且使得相关数据得以衔接到BPM平台,待窗体签核完毕,最终再将结果UpdateERP系统;对此李国华表示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若非仍须采用纸本传签的特殊需求,其余所有流程,通通都将建构于Agentflow平台。

BPM及文管系统导入过程中,是否曾遭逢若干挑战?李国华则回答,只要用户将流程定义清楚,再佐以教育训练的技转过程,基本上都无太大问题,且使用到一定程度后,便不难感受其个中效益,因此并无太大挑战,但他认为「如何将流程定义清楚」是1门重要课题,否则一旦定义不清,日后就得反复改版,故为了避免徒增困扰,则开发人员有必要就以往流程设计经验多加分享,继而做出提醒,帮助使用单位回头检视有否疏漏之处,据此让流程定义更趋完整清晰。

值得一提的,群联已于2009年初针对Agentflow予以升级,从原本2.3版进阶至3.0版,期望促使BPM更加强韧;依流程开发而论,Agentflow 3.0将原本流程设计、电子表单设计与组织设计等3项工具,整合于单一开发环境,俾使用户无须再为同一流程繁复切换设计接口,此外不论在于流程检测的方便性、流程图icon更换的弹性、组织设计接口的亲和性,乃至入口网站的版面配置弹性等部分,新版平台都出现显著进化,凡此种种,皆可谓促使其决定升级的动机所在。

然毕竟流程设计开发环境出现转变,期初难免需要若干磨合适应阶段,为了确保流程设计无误,因此群联开发人员在面临一些疑难杂症时,便会撷取片段程序代码、抑或执行过程的记录文件,将之转交华苓客服中心,藉以厘清这般设计方式是否可行;在充分运用原厂后援能量的前提下,也让群联得以顺利推动BPM系统升级计划。